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城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北大考研辅导班哪家好)






原标题: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城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对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 助。

1、专业介绍

人文地理专业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具备坚实的地理学、规划学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和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的技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积极借鉴其长处用于科研;成为从事城市与区域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070502 人文地理学

专业拟招收人数: 9人(含推免7人)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3 数学三 或 662 城市地理学

④ 841 经济地理学

2.2 考试参考书

1. 《城市地理学》 周一星 商务印书馆

2. 《城市地理学》 许学强、周一星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李国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高等经济地理》 杨吾扬、梁进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城市地理学》 许学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创新的空间》 王缉慈 北京大学出版社

7. 《城市空间》 柴彦威 科学出版社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譬如 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2.4 2020年复试分数线(校线)

总分:310

单科(满分=100):55

单科(满分>100):90

3、经验分享



我是一所很普通的211院校地理专业,跨地区报考北大人文地理,最终上岸,这一路走来,艰难,怀疑也迷茫,但终于走到了最后,就像复试那天下午师兄说的坚持走到最后一刻你们就成功了。一直想着考完后写点东西,为自己也为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

1、政治:

本人文科生,高中政治学的比较好,但这其实并不能成为很大的优势,因为考研政治内容是很多的多要记的东西也很多。我是在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后开始的政治复习,考研政治大纲即“红宝书”一定要买回来,每天大概一个半小时看大纲,用不同颜色的比做一些标记,方便第二遍看和知道重点所在。同时配套的习题做 的1000题,做错的题用红笔标记出来,提醒自己着重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半月,时间充足的话尽量将大纲和1000题看两遍,我当时复习时习题没时间做第二遍了。

之后看的是 那本时政的小册子,做了几套政治的真题感受一下难度,做了肖8背了一两遍的,做了蒋5背了2-3遍,任汝芬和米鹏的只做了选择题,肖4是重点,这本出来后一定要马上买回来,重点背后面的大题,一定要背熟,我在考前一天晚上还将肖4背了一遍之后再睡的。今年的考研政治相比去年选择题较难,在这里我也提醒一下师弟师妹们考前一段时间集中背政治大题时一定不能忽视书上的小知识点,可以多翻翻风中劲草,这本是是考纲的浓缩。

在考政治时我明显感觉今年的选择题难,一个原因是后期我主要去记模拟题的选择题了,而忽视了对书上小知识点的温习,很多都忘记了,而模拟题的选择题几乎没有押到题。大题就是背肖4,今年的肖4几乎押到了全部的题,考完后很多人说背的材料都给出来了,其实其觉得这并没有什么,这主要看你对材料和你所背内容的一个整合,然后分点作答。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两张答题卡纸全部写满。答题卡是有两张的,师弟师妹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开始作答时一定要看题答题卡区域,我有个研友今年考试时就是两张答题卡写反了顺序,导致最后没有时间有没有空间答题。

2、英语

前期主要记单词,重复记,暑假开始做基阅读理解,正确率不高很正常,主要是去摸索解题思路,明白不选的选项是怎么做错的,英语阅读理解的错误不外乎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慢慢去总结。9月开学以后开始提高版的阅读理解,还是按之前的方法做,这几个年份的真题很重要,基础版由于年份比较久跟现在的真题出题是有差别的并且较现在的真题偏易。提高版放在考前一个半月左右当做测试。

英语真题是一个反复做,反复分析和理解的过程。给大家一个小建议,英语真题买到以后,将试卷拿到打印店复印一份,我是这样的,一份用来做并用铅笔写,做完一遍后擦掉,另一份用来写笔记,把每做一遍的笔记集中写在一起。

3、数学:

数学是从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必须放在首位且花时最多的。前面有说我是做什么都比较慢步调的人,数学方面我只做了三件事:教材看一遍,复习全书两遍多,真题一遍多,然后就上考场了。至于660题我买了但是没有时间做了就完全没做,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在做这个吧。从3月开始一直到5月底我一直在看教材,把大纲范围内的每一页都看了,每一道课后题都在本子上做了一遍。不是说大家都必须在教材上花这么多时间,只是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有类似于“会的题就跳过,不会的题再多花时间做”的这种想法,因为考研数学一共二十多道题,一部分考的是理论的变换和应用,另一部分考的是你的计算能力是不是够扎实,而我认为考研数学三个小时内想要算得快还要算的准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把会的地方重复算,不会的地方先搞明白再重复做,做到什么地步就可以了呢?做到考前的最后一天。

到9月20日终于把复习全书做完了第一遍。当时也喜欢到论坛里看大神们发的帖子,看到的全是诸如“到九月已经把复习全书做了三遍,开始做真题了”的内容,我也被这些东西影响过,心想我这还有救吗看这么慢才刚看完第一遍,但没办法必须硬着头皮往后做。现在回过头来看扑哧一笑的同时还是要告诫学弟学妹们:这种类似的恐慌可以有,但一定不能让外界或别人的状态扰乱了你自己的节奏,并且要及时调整。要知道速度只是考研过程中诸多要素中的一个,无论是复习得快还是慢还是不快不慢都不等于复习得好,只有当你按自己的节奏走到后期做真题的时候,发现自己拿到题有思路能做得下来,那才说明前期的底子打好了。看

到11月中旬我开始做真题。我建议大家从往年的往近年的做,并且把每一套试题都用作模拟考,而不是练习题,因为做了两遍复习全书之后练习题做得够多了,接下来需要的是训练自己在有限时间内极大发挥的能力。我接下来的二十多天每天上午8点到11点的三个小时用来做真题,做完花半个小时对答案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每做完三套真题就在第四天花一上午的时间用来誊正前面三套题中做错的和没做出来的。到真题做完之后,发现真题错题本和总结特别有用,因为你可以很快发现你的弱项。比如,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中值定理证明题和求积分是弱项。于是我把复习全书上所有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全部抄下来分类整理了一遍,又把全书上所有的积分题做了一遍。到最后几天把近三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就上考场了。

总之,考数学的时候,如果你拿到试卷觉得难那就对了,如果不难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拿高分。但你要相信,如果你的基本功够扎实,如果你平时做题的时候善于思考和总结,那么你基本上可以用你积累的方法和能力战胜数学。

4、专业课

3月份这一阶段是初期准备阶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装备要准备好、准备齐。当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跟班看看,班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上的 , 那儿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指导,还有公共课免费答疑,不过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效果肯定会比一个人闭门造车来的好,因为这些学长学姐们亲身经历过考研,并且成功上岸,有初试复试的经验可以交流,关键是可以为你指出复习重点,把握考试的方向。当然还有不少像我这样的考生,经济条件一般,就只能自己默默复习了,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要牢记,无论采用那种复习方式,真正的关键还是靠自己!

之后就需要大家对专业课内容有个全面的、简单的了解,知道作者讲了什么,是怎么讲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我当时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专业课书籍先通读一遍再精读一遍,并完成笔记两份。(不过此笔记后来是没有用处的,做笔记只是为了当时看书的时候不要走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算是入门了,大概的知识点与框架也比较熟悉,为后来的系统复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复习怎么做呢,首先是指要将书中知识点串联成体系,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并能在不同知识点中架起桥梁相互联系起来,比如《中国地理教程》中青藏高原特殊气候的成因就需要季风、地势地形、海陆位置等相关知识契合而成。

其次是指要将每个单元知识点用框架的形式体现出来,明白标题一二三各包含什么内容以及他们是以什么逻辑顺序往下延展知识点的。因为考试出题时,题目往往会将答题范围限死,这个时候一旦没有清晰的逻辑体系,就会超出答题范围或答非所问,所以只有把每个章节的逻辑体系弄明白,才能在考试中根据限定范围顺藤摸瓜,写出得分点。

最后是理解与背诵。背诵是为了能在考场上写出正确的内容得到分数,而理解则是背诵与运用的基础。只是记下知识点中的所有表述而没有理解,到了考场上也是徒劳,因为考研不是考默写和背诵,而是运用正确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同理只有理解而不能进行正确表述也是拿不到高分,因此精准背诵与深度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如何理解知识点呢?就是要明白他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做完的效果和利弊。例如《人文地理学》中最经典的‘城市化阶段’这个知识点,从中心城市化到再城市化这几个阶段,我们要明白它每个阶段的准确定义即“是什么”;然后是促使它变化的直接动力和原因即“为什么”;接着联系社会历史的具体情况分

析它的深层次原因即“原理”;最后再看它的影响,包括利弊影响,对不同主体的影响,对不同时期的影响即“效果”。这样才能算吃透知识点,才能为下一步的背诵和运用铺平道路。

而背诵的方法因人而异,为了避免好为人师 我就说下自己的经历,大家参考一下就好,主要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当初是用思维导图加图画的方法进行背诵,思维导图能 我梳理知识,图画法能让我更完整的回忆内容,另外就是复现法,利用不断的重复与重现加深记忆。两本书所有的知识点我通过默写的方式过了5遍,重难点与硬骨头过了10遍左右。最后基本到了看章节号就能徒手默写整章内容框架与各大小知识点。

接着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找出出题规律与特点。真题是备考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阿里巴巴的神秘洞穴,我们应该不惜时间去研究它,例如他的高频考点(知识点出现几次?年年出还是隔年出?怎么出?),出题方式(直问直答还是总结归纳),热点内容(结合时政倾向),题目结构怎么样,题目拓展性怎么样等等内容。然后我们根据规律来安排复习的侧重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另外就是训练答题技巧,什么样的答题格式最受老师喜爱,不同题目的答题风格怎么样等等,做好这些细节可以 助你从老师那里换取更多的分数

最后一个月,就进入终极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大家心里放平衡,背诵不能停,限时做题不能停,查缺补漏不能停,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都给粗略看看,以防万一。最后就是背背框架,看看能和知识相关联的时政,做到上了考场知道写啥和啥都能写出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