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决定考研复旦大学的法学专业 择校前先了解这些




这里谈的方向特指在法学专业领域内考研的方向抉择,在该基本问题的选择下方可具有实操性地进行之后的细化选择。法学生考研面临的大方向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法硕”与“学硕”的选择。关于法硕与学硕之间的区别在网上存在大量的比较,本文仅就较为直观的几个点来谈一下:

首先,学制不同。学硕多为3年(近年来有不少学硕改制,如FDU学硕已为2年),法硕为2年。

第二,主攻方向存在差异。学硕更侧重于学术的深入分析,法硕则对学术并无过多要求;因此两者备考的内容大相径庭,前者需记忆各自目标院校的教材内容和其倾向支持的观点,关注本专业内时事热点,最新论文研究成果等,后者则有大量系列辅导书可供购买。

第三,招生人数不同。通常来说,法硕招生人数远多于学硕。

在做出此基本问题的考虑之后,我便以自己选择的学硕为线索继续谈。

二、择校

择校于我而言并未花费多少力气,日月光华乃心之所向,我之于复旦有特殊的情感和奇妙的缘分,此为感性之直观分析;复旦的地域与学科辐射性,以及个人研究志趣(国际法)和对国际政治的热情(复旦的SIRPA在全球来看亦属领先),其学术氛围与我甚合。

在择校过程中,可供参考的


量化因素包括地域,今后就业发展方向,目标院


校的学科辐射性,计划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比等。其中对于计划招生人数极少,复试比过高的院校存在较大的风险与不可控性,感于复旦的计划招生人数较为稳定,其国际法专业每年稳定在7-10人不等(近年来逐渐缩招并稳定在7人左右),复试比为1:1.5-1:2,尚属可以接受。

在较难量化的指标中包括:对自己个人能力的定位,和在旷日持久的奋斗中的毅力。这里补充一点是若选择上海地区的考研院校,则需对英语水平的考校做好足够的心理预估与准备。

三、专业

报考方向的专业取决于个人兴趣与自身擅长并愿为之奋斗的领域,试想自己所报考方向的学硕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反复阅读背诵相关教材论文,在未来2-3年内要求自己阅读大量文献,写下大幅综述,倘若此领域非你所喜爱,只怕这个过程是一种十足的煎熬。

本文首发于青法在线公众号